空压机是21世纪用的最多的动力资源,基本上各行各业都需要用到,因此空压机的正常工作是保障用户利益的关键所在,为此设备点检就显得异常的重要了。做好空压机设备点检管理,将减少设备的故障发生率,大大降低设备维护费用。
1 设备点检管理
1. 1 设备点检管理的内容
设备点检管理是利用人的感官和简单的仪表工具,或精密检测设备和仪器,按照预先制订的技术标准,定人、定点、定量、定标、定路线、定周期、定方法、定检查记录,施行全过程对运行设备进行动态检查。它是一种及时掌握设备运行状态,指导设备状态检修的一种严肃的科学管理方法。
要实现状态检修,其根本在于即时、准确,全面地了解掌握设备的各种状态。点检制最初是由日本从美国引进的预防维修制发展而成的,现已成为实现状态检修的一种基础性工作。应用这种管理模式,将有效地掌握设备的各种状态,防止“过维修”和“欠维修”,减少设备的故障发生率,大大降低设备维护费用。因此,这种管理模式在世界上被广泛应用在设备管理上。
点检管理通常可分为日常点检和精密点检两类。
日常点检是指在日常工作中持续对设备进行常规检查,完成状态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是精密点检工作开展的基础。日常点检工作的开展,构成了点检工作的基本框架。
精密点检是对已出现问题的设备作出精细的调查、测定、分析。它是日常点检工作的延伸,用于专业查找设备故障产生的原因。
日常点检和精密点检二者不可偏废。要实现设备点检制,各企业需要根据各自的特点,策划相应的组织管理、技术管理和应用方案。
1. 2 设备点检的意义
保证设备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实现设备“零故障”;
降低维修费用。
2 操作工与岗位点检的关系
岗位点检是设备安全隐患查找的一种方法,是设备维修的依据之一,是以点检为核心的设备维修管理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岗位点检任务由操作工组成,主要负责设备的日常点检,二是维修人员负责设备的日常专业点检,它体现了全员设备维修管理的特征。
操作工必须熟悉生产工艺设备的结构,掌握相关的设备基本知识,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观察力,能借自己的直观和感觉和经验对设备的表征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判断出设备的异常情况。
设备维修人员每天对管辖区域内的设备进行专业巡检,起到最底线的防护保障作用,如果疏忽大意,没有及时点检出现的故障,将会导致下一道工序不能正常进行,损失非常大。
3 岗位点检与专业点检的关系
3. 1 操检有机结合,加强两者的沟通
目前工厂大多都实行定人定机制度,既每个操作人员固定看守一定数量的机械设备,但却忽略了定人保养制度,没有把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落实到个人。正因为如此,操作人员往往只是“包用不包修”,维修人员也是马虎应付了事,每当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操作人员与维修人员往往互相推卸责任。这样,不但影响了产量、质量,也增加了维修费用、运转费用以及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它要求岗位点检和专业点检合理分工,有机结合。设备管理是一项综合工程,即有合理分工的专业管理,又有广大员工积极参与的岗位点检管理,两者相互补充,才能收到良好的成效。
3. 2 点检是设备异常发现的第一防线
岗位点检是设备安全隐患(异常) 排查的第一防线,是设备维修的基本依据,是设备维修管理中的基本环节。确保岗位点检发挥应有的作用,操作工必须熟悉点检标准,依据标准制定“点检卡”“设备润滑台帐”,将情况记入卡中;熟悉设备结构原理和工艺操作规程,做到正确使用、合理操作设备。操作工还应具有自主管理的工作素质;具有维护设备、保养设备,检查设备的基本技能,包括正确使用工具,正确加入润滑油,简单的调整更换、故障排除等。
3. 3 维修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点检的作用及要求
维修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在点检维修中处于核心地位,是设备维修的责任者和管理者。
在专业技术方面:具有维修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设备的有关技术图纸、资料,制定点检标准,确定维修内容,结合仪器的诊断技术,对主要磨损零件进行量化管理。在新设备安装调试阶段,技术人员积极参与,熟悉各个关键环节,调试结束后,要求厂家或供货商必须对有关操作人员进行培训。
特殊岗位不但要持证上岗,还要定期年检。
在管理业务方面:在开展点检工作的基础上,编制各种维修计划预算,例如设备维修计划、维修备件材料计划、维修费用计划以及点检业务的各种计划,做好原始记录、信息传递、实际数据整理和分析,不断提高设备点检维修的管理水平。
在处理业务关系方面:正确处理和协调点检、生产、检修之间的业务关系。完成每次检修工作的协调事宜,指导岗位点检工作。
在工作作风方面: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不相互推诿,点检业务精益求精。
4 做好岗位点检的前提条件
4. 1 转变思想观念适应新形式的要求
随着企业的做强做大,操作工要一职多能,不仅仅是操作,更重要的是岗位点检,工作重心发生了变化,操作工必须转变这一观念。
4. 2 明确职责完善岗位点检责任制
岗位点检是设备管理的内容之一,也就需要建立完善的岗位点检制度,明确相应的责任。有责任就有压力,有压力就会产生动力,有动力岗位点检才能顺利开展。其次,要制定必要的激励机制,奖优罚劣,激发起操作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岗位点检能够持续发展。
4. 3 加强培训和经验交流
为了有效推进岗位点检,使操作工掌握点检工作的技能,熟悉点检业务程序,能够独立地完成好点检工作,必须做好操作工和维修工的业务培训工作。其次,做好岗位之间、班组之间、车间之间的相互交流,取长补短。设备部门每年组织一次岗位点检交流会,进一步提高岗位点检质量,使设备管理上一个新的平台。
4. 4 要做到两个“改进”
改进现有设备系统设定的点检的“点”,重新对其范围进行确定,将其进一步细化,尽可能密集,越细越好,不留遗漏。
改进现有的点检方法,要求点检人员点检设备时要做到“三精”,即检查设备做到“精心”,检查方法做到“精细”,判断设备运行状况做到“精准”。要做到“三精”,还需要在提高点检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专业技能上下一番真功夫、硬功夫。
4. 5 搞好设备检修工程
所谓“检修”,就是检查、修理。而以前的检修工程,大部分都集中在修理上,哪里出现故障,就在哪里进行修理,而忽略了检查,也就是设备的点检。因而很容易出现抢修现象,打乱生产的连贯性,造成被动现象。每一台设备都有它的使用寿命,而其使用寿命根据环境、使用频次、方法以及日常维护保养等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设备故障的出现都有着一些先兆现象,温度、声音、振动以及相关监测数据等等。设备点检也就是通过这些设备的运行现象和相关技术数据来判定设备的状况。要做好设备点检工作,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了解、掌握设备的运行规律、特性,了解生产工艺。
专职点检、三班点检、岗位操作工点检三方负责。虽各有侧重点,但又相互互补,相互监督。设备岗位点检本上实时记录点检状况,三方签字。
点检的连续性。设备时刻都在运转,无论什么情况,都必须有人点检设备。同时要掌握设备的运行规律,设备点检记录应长期跟踪,定时进行统计总结分析。